縱觀國內外,無論是卡拉尼克亦或是馬云和王興,他們的創業經歷相似,并且都取得很大成就。無數光環背后,那些鮮為人知的心酸與艱難.....如今創業已經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趨勢,通過他們的經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疑是廣大創業者的福音,以供借鑒和參考。
卡 拉尼克18歲開始創業,經歷多次失敗與挫折,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終于成為創業Master。2009年創立Uber,短短6年,Uber已從舊金山擴展到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330多個城市,市值超過400億美元,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非上市公司。他的創業經歷與馬云、王興有很多相似之處。
卡拉尼克認為,偉大的創業者應該具備8個特質:
1. 目標(Purpose)
首先是目標。目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概念,它關乎意義所在,它關乎我們為什么存在、信奉什么,關乎為之保持激情。
創造工作機會是Uber為城市所帶來的另一方面改變。當我們與這些車輛擁有者合作時,他們可以得到以前可能無法獲得的收入。現在我們在中國每月創造近 10萬個新的工作。為什么?因為人們需要在城市出行。由此 ,在全世界以及中國的城市,我們創造著大量工作機會,這對于很多人的謀生方式、賺取收入的途徑、產出并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形式會產生很大不同。
2. 魔力何在?(Where is the magic)
偉 大創業者的第二大特質,就是要能夠發現魔力所在,而且要能夠創造魔力。魔力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一部老電影,叫《低俗小說》(Pulp Fiction)。如果沒看過,建議你看看。在那部片子里有一個公文包,在整個電影中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只要任何時候有人看到里面的東西就會為之錯愕,瞪大雙眼,因為公文包里的東西有種魔力,可以超越和激發觀者的想象力。所以當你建立自己的公司時-我相信會有很多公司由今晚在座各位創建-請想想這一 點,能怎樣創造出超越和激發人們想象力的魔力。
魔力似乎是個抽象的概念,那么魔力究竟存在何處?魔力比比皆是。其中一點是節約時間。如果 可以幫人們贏回更多時間,甚至比他們原來預期可以節省的時間更多,那么就已經創造了魔力。如果可以為他們的生活或在各地的出行帶來安寧或寧靜,那么就已經 創造了魔力。如果可以給用戶帶來很大的喜悅感,那么就已經創造了魔力。最后,如果用戶在一天內獲得更多的收入,甚至超出了他們原來的預期,或者讓他們節省 更多的開銷,那么就已經創造了魔力。如果能夠同時實現以上所有,你就能夠真的給大家帶來驚喜,對別人有所激勵。
3. 要足夠難(What shard about it?)
如果你的創新足夠神奇和也令人振奮,但如果人人都可以復制它,那她會失去魔力。作為創業者,你必須選擇做最難的事,其他人未必能做到。但是還有一些事情很難 從表面看出它有多難做。當我們使用 iPhone時,那些看不到的“后臺技術”讓系統優雅運行,且只消耗1小時的電量而不是2小時。完成大量有趣的科技和算法創新其實很難。
小米在做的事情也是這樣,他們制造的手機很漂亮,運行像iPhone 一樣穩定,但成本僅是蘋果的一小部分。
4. 感知vs真相(Perception vs. reality)
善于辨別感知和真相之間的差異,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另一個特質。感知,是世界上可能絕大多數人認為是真的東西,真相則是真實情況。有時候他們是一致的,比如 問50個人二加二是什么,包括在座的絕大多數人會說是四。但也有很多問題,人們給出的答案或許很相似,或許以相似方式回答,但未必是真相。
當感知和真相并不一樣時,偉大的創業者需要能夠真正擅長發現差異——當人們認為是一回事,但實際上是另一回事時,我們要尋找的就是那樣的時刻、地方和時間。 事實上,如果感知和真相差距越大,對于創業者來說機會越大。不過,創業者必須判斷正確。因為也有另一種可能,別人的認知就是真相,但是當你以不同方式看待 且你自己判斷錯誤,作為創業者的你就會面臨失敗。
在創業者人生和日常生活中最常發生的事是,我們需要做一百個決策并且決策必須聚焦,完全聚焦于真相。當我們認為真相完全不同任何其他人的認知時,我們會特別興奮。出現這種情況時,它可能令人困惑,但你知道自己是正確時,你必須樂意堅持到底并 且做不同于任何其他人所做的事情。正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言,“隨眾逐流之人往往不會超越大眾。而獨辟蹊徑之人卻能處于萬人莫及之位。”如果你想成為 一個創業者,如果你特別具有天賦洞察真相,那么也必須擅長獨辟蹊徑。比如當看到小貓,那么人們的反應跟遇到一只獅子是完全不同的。當人們都認為這是獅子, 他們會跑開——但有可能他們看到的是鏡子里的東西,如果你看到的是小貓,最好你是對的,否則如果它是獅子,你的手會被咬了。
有時,你跟別人看到一樣的風險。你的感知或許是真相,但如果能夠以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專家方式管理該風險,那么你或許能夠做其他人無法做的事情。面對這座橫跨深淵的鋼 索時,我會說“哦,不可能”,但這個完全可以做到。能夠處理好此類事情的人就可以做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事情。他們能夠以專家的方式規避風險,這讓他們具有超 過任何其他人的優勢。當其他人都在一邊躊躇不前時,這個人能夠跨過河流。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情況在日常生活和創業中時常發生。
5. 分析力與創造力(Analytical - creativecross)
分析力與創造力。它是什么意思?這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工程師,知道如何把組裝機器、拆分并再次組裝;知道如何以十種不同語言編寫代碼;當一堆牙簽掉到地上 時,我們可能知道有多少根牙簽從牙簽盒里掉出來。這些說明我們有分析能力,但作為創業者還不夠,創業者還必須有創造天性。
知道如何拆分機器和再次組裝還不夠,創業者必須創造其他人沒見過的、能夠激勵他人的全新機器,這就需要創造力。大家知道,我們或許能夠想出一些東西,會雙擊一些東西,但 這都還不夠。比如在杭州,我們通過無人機提供冰淇淋。你按下按鈕,然后無人機飛向你并放下冰淇淋。讓這一切運行需要涉及一些工程設計,但同時給人們帶來了 靈感啟發,這是創業者成功之道。我們需要努力做的事情是,公司的每個人都具有創業者精神,可以提出這些點子并讓其變成現實。
6. 推向市場(Going to market)
是的,你有了好的想法,有很好的創意,但還面臨商業推廣的問題。您需要知道如何把東西推向市場。在硅谷,人們稱之為growth hacking。 您必須知道如何能創造病毒式傳播效果,如何創造一個創意、內容或視頻、產品或一個手機軟件,并找到方法,讓人們不但愿意使用它、喜愛它,還愿意與其他人分 享它。這的確是一門學問,但重要的是必須找出其具有創意的一面。因此,與別人合作,與名人合作,在交流中產生出火花、產生好的創意,也是推向市場的重要一 環。
7. 享受過程(Enjoying the ride)
現在回頭看,我從18歲開始就創業,并一直在創業的路上,已經創業 20 年。在絕大部分時間里,我遭遇了很多次失敗。在上一家公司,我每天給一百人打電話,然后得到一百次“不”。當你連續六七年都一直這樣,這意味著被幾十萬人 拒絕過。所以必須篤定你的目標,必須有足夠的信念,哪怕被人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你仍能享受每個時刻。這意味著:既然上場,無論發生什么,始終對你做的事情 保有一份熱愛。即使輸,也要熱愛這場創業游戲。況且絕大多數創業本來就都注定會失敗。但只要跌倒后還能不斷爬起來,就不算失敗。
8. 冠軍思維(The champion’s mindset)
我稱為的“冠軍思維”,包括要面對逆境。許多人想到“冠軍”時,會想到姚明,或者想到勒布朗·詹姆斯扣籃,但那都不是冠軍思維。成為冠軍,要懂得面對逆境。 把一切置之度外,無論如何都要取勝。這就是成為冠軍的意義。想起冠軍,大家也許會想到很多體育明星,以及他們都擁有的成功。但生活中的真正冠軍,創業中的 真正冠軍,一定都有這樣的素質:在遇到逆境時能夠振作起來,竭盡全力,沖向終點。這樣的思維會一直激勵你,不僅僅是為了自我實現,還能為整個團隊樹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