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營銷當屬微信營銷,智能手機已經普及,微信已經成為主流的社交軟件,
微信朋友圈現在已經成為微商的主要陣地,而且做微商的一部分人已經賺的盆滿瓢滿,
微營銷其實就是圍繞微信或者說微商進行的營銷。
形式靈活多樣
(朋友圈 二維碼 公眾平臺 小程序)
強關系的機遇
營銷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的到達率,這也是所有營銷工具最關注的地方。與手機短信群發和郵件群發被大量過濾不同,微信公眾號所群發的每一條信息都能完整無誤的發送到終端手機,到達率高達100%。
移動終端的便利性再次增加了微信營銷的高效性。相對于PC電腦而言,現在的智能手機不僅能夠擁有電腦所能擁有的大部分功能,而且攜帶方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而這也會給商家的營銷帶來極大的方便。
曝光率是衡量信息發布效果的另外一個指標,信息曝光率和到達率完全是兩碼事,微信是由移動即時通訊工具衍生而來,天生具有很強的提醒力度,比如鈴聲、通知中心消息停駐、角標等,隨時提醒用戶收到未閱讀的信息,曝光率高達100%。
事實上,那些擁有粉絲數量龐大且用戶群體高度集中的垂直行業微信賬號,才是真正炙手可熱的營銷資源和推廣渠道。比如酒類行業知名媒體佳釀網旗下的酒水招商公眾賬號,擁有近萬名由酒廠、酒類營銷機構和酒類經銷商構成粉絲,這些精準用戶粉絲相當于一個盛大的在線糖酒會,每一個粉絲都是潛在客戶。
微信用戶已達13億之眾,微信已經成為主流信息接收工具,其廣泛和普及性成為營銷的基礎。君不見那些微信大號動輒數萬甚至十數萬粉絲?除此之外,由于公眾賬號的粉絲都是主動訂閱而來,信息也是主動獲取,完全不存在垃圾信息遭致抵觸的情況。
在資本市場日益火熱的今天,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創業者都站上了資本的風口。只要是個項目,稍微靠點譜,長的不磕磣(薛蠻子評價馬云:這廝長成這樣,能有什么前途!)基本都能拿個天使投資。
作為一個創業者融資固然重要,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得回歸產品本身。如果產品有問題,給你再多的錢和資源都無濟于事。作為創業者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如何去拿錢。先回歸初心,想想產品該怎么做。你需要變身成為產品經理,上帝也是一名產品經理。他創造的是人!你創造的是產品。而在你做產品的時候你常常會犯一些致命的錯誤,可你卻渾然不知。
以下是盤點90%的創業者都輸在了起跑線上的四大原因
1.以為“我們”是對的(坑倒30%創業者)
作為一個創業團隊的創始人,大多都愛追求“絕對統治”,“這個項目我要拍板”這個項目就是我的。在拿投資之前投資后員工工資全是你說了算,即使有合伙人可能合伙人股份還不超過10%,某種意義上你就是“老板”。你可能會這樣認為“我是老板了也不會影響我的決策。我是一個民主的人,我又不傻”但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一旦你成為“老板”之后。員工或者合伙人只會以你為中心,他們是會有想法和建議,你也是挺民主的。但這些想法和建議還是以你的框架為出發點。不停的在你給出的原型中作出修改或者建議。沒有人會站出來說:你這個原型要整個推翻,主體框架應該..............你這個原型就是一坨X,我們應該..........。他們只會說:“我覺得這個地方要改下”對沒錯,這個地方要改一下。這句可能是你聽到最多也就是這一句了。一旦你們進入了以你為中心的產品制定階段,你們就開始越陷越深。你以為你的產品是團隊共同的結晶,其實不過是你一個人的游戲。
2.以為用戶是對的(坑倒80%的創業者)
“滿足用戶需求”這一點一直被無數前輩和媒體奉為“創業鐵律”,但正是這一點卻坑死無數創業者。作為一個產品人,理所當然在做產品之前你一定會了解用戶需求,然后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功能。這個時候你毫無疑問就要開始做各種用戶調查、用戶分析、用戶訪談。但用戶的需求真的靠譜嗎?
舉例:筆者在做一款社交產品,于是分批次找來不同的用戶做訪談。
筆者問:我們要做一款基于興趣活動的社交產品,你們有什么需求?
用戶答:附近的人肯定要有啊,這樣我可以認識勾搭妹子。要很方便的和陌生的女生發起聊天啊,不要像XX軟件一樣設置限制條件........(滔滔不絕,但歸結起來無非是勾搭、約炮。)
也就是說對于用戶而言,特別是男性用戶他們的需求就是約。一想到陌生人社交軟件,他們就只知道附近的人。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用戶需求條件下,導致了一大堆的社交軟件一上線就意味著死亡。因為它們跟著用戶需求走了,但用戶需求不等于產品需求。
反面舉例:探探是一款陌生人社交軟件,我想90%以上的男性用戶都有需求想加喜歡的女生好友,然后發起會話。換做是其他做社交產品經理早就這么干了,因為這是用戶需求啊!但是探探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它阻擋了這種所謂的用戶需求,彼此都喜歡才能發起聊天。做產品永遠不要問去用戶需要什么!而是應該去發現用戶在做什么,怎么做。
側面舉例:
“不約炮社交產品”一文中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選取一批典型用戶進行兩次焦點小組訪談,第一次過程中有5名男組員在現場參與組織,其結果和前期的用戶訪談基本符合;第二次我們一共邀請了15名女性用戶,專門安排了一個氛圍輕松、安靜的會議室,只留三名女性組員在現場,打算來一場女人們的對話,結果果然很讓人意外。
而在第二次只有女性的焦點小組中,大家的答案明顯豐富多了。比如有一位很有氣質的藝術系女生說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加一些陌生人,一旦遇到對方問出“約嗎?”這種問題就開始用各種方式開罵,來宣泄自己的情感。還有許多女性用戶表示會在一些興趣群組中和陌生人加好友并且進行交流,比如旅游群組、廚藝群組等。這時的訪談結果顯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女性用戶通過陌生人社交軟件或者用熟人社交軟件加過陌生人好友,幾乎全部的女生都表示在有話題或者溝通順暢的情況下,愿意去跟陌生人交流。
總結:作為一個產品的創造者,你有責任去了解用戶需求,但是千萬不要去100%相信這些用戶需求,因為用戶所表達出來的需求不一定是他的真實需求。其次產品不能盲目的被用戶需求牽著鼻子走,要有自己的風格基調。要去合理的引導用戶需求。這樣才會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
3.閉門造車(坑倒20%的創業者)
筆者有一位朋友,是一位優秀的草根站長。他是第一批互聯網站長,成功將某網站做到數百萬IP并出售給某上市公司。然后他又開始了新的創業,這次他們做的是PC軟件。由于上一次的成功,使他擁有了大量的資金并還獲得了投資人親睞,他開始毫無后顧之憂的做起了產品。從BAT中各種挖人才。就這樣他們軟件整整開發了一年,都沒有上線。等到他們產品上線之時,資金儲備花的 卻不多了。就這樣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做產品,最后產品上線沒多久就死掉了。
這是發生在筆者身邊真實的教訓。聽完你可能覺得他很傻,但其實他極其聰明為人也十分謙虛低調,否則他也不可能將網站賣給上市公司。但可能是因為“不差錢”讓他太在意產品,而忽略了市場。產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可能想讓自己的“孩子”盡量的完美再面對殘酷的市場。其實互聯網沒有上來就完美的產品。筆者偶然一次看到10年前的淘寶網站,感覺自己快被丑苦了。所以作為一個沒有“干爹”“干媽”接地氣的創業者,不要總是去追求完美,或許有時候你認為完美的東西對于用戶根本沒有任何價值。所以讓市場去驗證產品,讓市場去告訴你產品需要什么。
4.以為東西越多越好,功能越牛B越好(坑倒70%的創業者)
筆者發現在很多社交產品都嵌入了整套IM系統,加好友、個人聊天、附近的人、群聊、動態等等。但這些原本在微信、陌陌中的高頻行為到這些軟件里面基本都是雞肋。最有意思的是某款號稱用戶上百萬的社交產品向媒體炫耀:他們開發出了一個獨立無二非常有技術含量的社交功能——“無網社交”。簡單的理解就是當用戶們沒有網的時候可以進入這個聊天室,大家通過藍牙通訊實現聊天。
我不得不承認這在技術上確實是一種創新,但筆者驚奇的發現這個號稱有百萬用戶的“無網社交”功能使用用戶為0。為什么會這樣?答案其實很簡單,對于4G都已經逐步普及的今天,70歲大爺都開始有網了。你造“無網社交”的意思是讓用戶把手機網和wifi關掉在里面和一幫人陌生人瞎扯么。這種用戶使用場景從一開始就是錯誤不存在的。
對于一個產品而言并不是功能越多越牛越好。縱觀一些優秀的千萬用戶級產品你可以發現很多產品功能都極其的簡單,甚至頁面都不超過20個。對于一個產品而言模式和特色往往是比較重要的!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內環路通泰路新蒲大廈
電話:15138955318
Email:fykj@fyweb.net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內環路通泰路新蒲大廈
電話:15138955318
Email:fykj@fyweb.net